| 网站首页 | 淘宝乐园 | 一饱眼福 | 新法速递 | 微信 | 年历 | 办公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丛林网 >> 先生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校本教研中的同课异构          【字体:
校本教研中的同课异构
作者:温州实验…    文章来源:WWW    点击数:2003    更新时间:2009-03-26    


摘自:《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就是同一教学内容由几个教师接连上课或是由一位教师连续上几次采取不同的方式上课。这种教研模式促进了教师积极参与意识,通过对比操作性强,有利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与方法的把握,有利于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这种模式也迫使每位老师在教研中必须去深入地观察,分析、比较,并提出个性化的意见,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教学领悟能力。因此,这种教研方式在校本教研中被广泛使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和误读。

一、同课为什么要异构?

有多教师认为“同课异构”是为了教学研究,也有的教师认为“同课异构”就是要强调“异”。其实不然,首先“同课异构”是由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决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内容要关注学生的经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也都对关注和丰富学生的经验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对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而言,一次完整的课堂学习是学生从自身的认知起点出发,向课堂学习目标不断渐进与逼近的认知发展过程。就这一过程来说,在学习目标既定的情况下,起点的选择决定着这一过程的距离长短,而适宜的距离空间是学生开展课堂学习所必需的。其实,有的时候,学生在理解、构建新的知识的时候,虽然缺乏相应的知识基础,但却具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在“已知”上并不是一张白纸。可实际上,很多老师在备课和上课的时候,往往忽略学生已有的经验,将学生作为零起点进行课堂预设。鉴于此,我们的备课预设或课堂上应给予充分的考虑,并从中开始。例如: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课程中有关于理财的内容,结果发现在住校学生比较多的班级对合理安排个人的消费就比较有见解,而在生活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家庭的学生较多的班级则在关于国家的投资、预算等内容了解的比较多,这就要求我们有不同的教学设计。

其次,教师的个体差异。教师的教学设计其实就是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课程内容的一个再开发的过程。而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发掘,到教学策略的选择,从对问题的设计,到课堂氛围的营造,甚至用一套什么样的语言,背后都有思想的底蕴,只是有时我们不自觉罢了。而这种底蕴与教师对教育的认识、专业知识水平、课堂的管理能力、甚至性格特征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综合课程中,原有学科背景不同的教师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和设计必然有很大的区别,而这些差异中的大多数是无法改变的。这个也是为什么一个优秀教师的成功教学设计其他教师很难移植的一个根本原因。

二、开展“同课异构”的价值

开展“同课异构”活动首先有利于教师更好的理解课程标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课异构”中的“异构”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通过不同的教师或者是同一个教师用不同的设计上同一节课这样的手段来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课程标准、更好的把握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更好的了解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情景、发现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方式等,来实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而这些问题通过独自的思考很难得到透彻的理解并获得解决,但拿出来大家一起研讨后,很快就可以明确。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合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其次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还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促进教师的发展。“同课异构”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提供研究案例,教学活动是无法独立于教室文化脉络之外,成功的教学有赖于教学者对教学情境的复杂性有充份的了解,并在教学现场进行有效率的教学决策。教师每天在课堂上做出无数的教学决定,而且通常是要依据当时复杂的现实情况来判断如何做最好,没有所谓的「正确的」或「单一的」最佳教学决定适用于所有的课堂,“同课异构”活动为教师这样的决策提供了讨论和学习的案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有效与无效的教学活动,合理与不合理的教学情景等,这对教师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好处。“同课异构”活动还为教师间的同伴互助提供了平台。不论是课前对课程标准的讨论还是课后对教学设计与效果的分析都是“同课异构”活动中教师得到发展的重要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教师之间的深入讨论互相取长补短、资源与信息的共享等对教师的成长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个人的感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的实践知识和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是缄默的知识和情境性教育机智。这些缄默知识和教育机智难以以“客观知识”的形式、用语言来陈述和传授,只能在个人实践活动中得以表达。同课异构”活动中的相互听课或者是个人用不同教学设计上同一个内容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和感悟的过程。而这些体验和感悟通过教师个人的思考与实践可以影响甚至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达到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

三、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要处理好的关系

开展“同课异构”活动首先要处理好集体备课与个人教学特色的关系。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把握教学目标,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是集体智慧、同伴互助的体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每个教师又有自身的特点和教育思想这是教师个人风格的体现,是他人无法改变的。一味的根据其他教师的观点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是不会成功的,教学也是不能发挥教师个人的特点的,因此教学的效果也是低下的,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获得的个人体验也是有限的。因此集体的智慧和交流应该主要在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和课后的交流与探讨中,体现在教学目标的是否有效的达成上,而不是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和细节的设计上,体现在教师之间合作文化的构建上。

其次要处理好“存异”与“求异”的关系。“同课异构”活动中对教学的不同设计是一种客观存在,“异构”的目的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不是为“求异”。开展这样的活动可以促使教师去学习、思考、探究,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而避免出现教师简单的利用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集体备课的成果,或者简单照搬网络中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因此在“异构”中并不排斥教师使用相同的材料,也不排斥教师使用相同的方法,只要是适合教学要求的,有效的。不考虑有效性的一味求异与照搬照抄别人的教学设计的结果是一样的。

文章录入:qinggil    责任编辑:qinggi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校本课程建设的四个关键问题
    戏说“教研员”
    校本教研还缺些什么
    校本研修推介之十二:甄选研…
    校本研修推介之十一:追求积…
    校本研修推介之十:立足校本…
    校本研修推介之九:立足校本…
    校本研修推介之八:强化校本…
    校本研训推介之七:师德引领…
    校本研训推介之六:校本研修…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