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淘宝乐园 | 一饱眼福 | 新法速递 | 微信 | 年历 | 办公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丛林网 >> 先生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2012年新疆义务教育发展报告(3)          【字体:
2012年新疆义务教育发展报告(3)
作者:付刚    文章来源:付刚的教育博客    点击数:3875    更新时间:2014-03-12    

 

三、问题与挑战

(一)均衡发展

1、主要问题

(1)教育公平。全区中小学学校布局不尽合理,县域内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办学条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实现基本均衡资金需求量较大,县财政比较薄弱,配套资金很难到位。投入不均衡,造成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享受公平教育问题仍有待解决。

(2)教师配置不均衡.特别是在县(市、区)农村教师待遇普遍偏低的大背景下,教师难招的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教师整体性短缺和结构性短缺的现象并存,个别学科如音乐、美术、双语教师等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教育质量,尤其是少数民族教育质量不高;对新招聘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亟待有针对性的加强。

(3)城区超大规模学校、大班额情况依然存在。

2、归因分析

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认为义务教育就是靠国家项目发展,标准化只是硬件建设;工作缺乏整体性、前瞻性和大教育观念;对于课程改革、体艺“2+1”项目,平行分班,减负增效,高中招生等一系列问题重视不够;学校轮岗支教制度,规范涉校检查制度,均衡配置资源等教育软件管理滞后。

工作机制不健全: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目标管理层面低、过细,对学校章程、发展规划、课程计划、年度财务预算等管理薄弱;区域范围内编制、人社、发改、财政统一协调能力有待提高。

(二)办学行为

1、主要问题

(1)教育督导机构不能独立履行督导职能,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对学校规范办学行为的督查不到位。新体制下乡镇对义务教育管理脆弱,积极性不高,教育管理职责,作用不能很好的履行和发挥。弱势群体学生就学和生活困难较多,乡镇人民政府对辍学生返校工作有待加强。

(2)学校在落实课程计划、考试招生、择校、减轻学生负担、违规补课等方面工作不到位;减负措施还不够得力,制定措施“重表象、轻实质”,开展工作“重过程、轻实效”;城市择校现象依然存在,违规补课现象也非常普遍,形式呈现隐蔽性、多样化。减负成效还不够明显,“学生书包没变薄,学校课程没减少,学生压力没变轻”.

(3)教师核编工作滞后于招聘工作,专业技术职称晋升评价体系不能满足教师队伍发展客观需求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奉献教育的工作积极性。

(4)社会分工的细化,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多元化社会追求等都是造成亲子交流减少的原因,一边是父母进城务工,一边是政府集中办学,孩子进城上学,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同时存在,亲子交流进一步减少,生活越来越物质化,亲情在教育中的作用在退却。

2、归因分析

观念认识:教育部门的领导干部、学校校长及教师,对减负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评价体系指标单一,督导评价体系不完善,社会评价不科学,都是导致教育行为短期化、功利化的原因。

工作机制:对减负的管理,政府行为与学校行为衔接出现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将规范教师行为的教育引导责任赋予学校的同时,把教师校外行为监督的执法权也赋予学校,这是学校无法完成的;家长行为失误与个别教师的追求利益行为,组成牢固的供求关系,形成固定的市场,也是补习班屡禁不止的根源。

管理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课程权限管理力度相对较弱,对于阳光体育运动,体艺2+1等的管理不够扎实,学校在时间安排、课程设置、学生作业量等方面自由度较大。

(三)教育教学改革

1、主要问题

(1)课程改革。学校普遍存在重知识轻德育、轻体育的现象,重书本知识轻实践经验,重考试科目轻非考试科目,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如:课改十年后,依然有许多学校没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学校中也有相当数量操作不正确;体质健康标准、综合素质评定没有起到过程评价的激励、引导作用,也没有在结果评价和选拔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导致综合素质评价流于形式。

(2)课程开发。学校的课程开发、实施能力薄弱,学校课程依然是以学科课为主要形式,知识传授依然是主要任务。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还很不到位,相当数量的教师只知道教书,同时错误地认为教书就是育人,机械、低效、行为短期化等现象依然突出,教育实践离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还有较远的距离。

(3)校本研修。针对课题研究和校本培训管理不够规范,课题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效果不是很明显。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单一,方法陈旧简单,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高质量教研活动比较少的问题。

2、归因分析

观念认识:社会、家长及一些领导对课程、质量的概念认识不清,质量被简单化为考试分数,综合素质评价流于形式,在中考、高考等选拔性考试中毫无用处,加剧了分数竞争,教育只看分数、只看结果的质量观危害深远。当然这也和行政领导任期制的政绩需求不无关系。

管理问题: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标准相对滞后,在各县市、各学校经验型的考核体系中,考试分数依然起到主要决定作用;真正的科学分析不被家长理解,科学评价体系没有建立和运行,简单评价和宣传需要、现实利益结合在一起,出现不正常的现象。教育的舆论导向很传统、很落后。部分有话语权的家长的不合理需求左右舆论,导致教师、学校的行为偏差,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原则被家长的急功近利所取代,孩子在家长和学校的双重挤压下难有幸福感而言。

 

文章录入:mredu    责任编辑:mredu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
    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
    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政府工作报告(2016)
    2012年新疆义务教育发展报告…
    2012年新疆义务教育发展报告…
    2012年新疆义务教育发展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点列表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点列表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