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淘宝乐园 | 一饱眼福 | 新法速递 | 微信 | 年历 | 办公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丛林网 >> 先生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基于“开放性问题”模式的教学初探          【字体:
基于“开放性问题”模式的教学初探
作者:杜学珍    文章来源:英特尔核心论坛    点击数:2433    更新时间:2011-04-22    


-----------顺义区第一中学   杜学珍

[摘要]五年前,当第一个引进培训项目—“Intel未来教育”进入中国时,有过轰动也有过种种议论和猜测。即使今天,参加培训的学员结业时,仍会惊诧于自己意料之外的收获。

这是因为,同许多人的想象相反,“Intel未来教育”项目没有把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培训当做一切,而是强调非技术的问题化教学设计。在问题化教学设计培训时,此项目没有围绕事实性知识问题转圈,而是引入开放性问题的概念,引导学员关注兴趣和思考问题的本质,而后才是考虑技术的辅助作用。本文作者在领会Intel未来教育先进理念的情况下,在教学中大胆改革尝试,探索基于“开放式问题”模式的教学。

计算机的出现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教育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随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富,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Intel未来教育给我带来了思想的革新,让我认识到了未来教育发展模式,认识到了未来教育发展的动力在于理念的创新,用创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同时, Intel未来教育更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应将传授学生知识改变为培养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将以往由老师代替得出的答案,改变为自己通过探究得出答案,将思考的过程重新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在自己的探究过程中增长知识,获得乐趣。重视交流、合作,要给学生创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是intel未来教育的又一大特色。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作为一名教师,在学习其先进教育思想同时,努力尝试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学科进行整合,将基于“开放性问题”模式的教学贯穿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

一、“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开启了课程整合之门

什么是开放性问题?按照国外资料,开放性问题(open-ended problems andquestions)常指结构不严谨的问题,没有唯一正确的解释或简单的答案。有人把开放 性问题特征归结为无条理、不完整、不连贯、模棱两可的观点、多样的资料、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多种资源与探究模式。

顾名思义,人们一定认为封闭性的问题才是学生简捷、迅速、准确掌握知识的途径。但是教育实践家们早就发现开放性问题在学习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于“开往性问题”模式的教学(integeration)在问题设计时,开放性问题往往涉及到各个学科领域。狭义上的整合,是指以学科科目为中心的整合,即针对学校科目割裂知识的弊病,立足于学科内容改革,目的在于建立学科之间有机联系的理论体系。我所讨论的基于“开放性问题的整合”是指狭义上的整合,这种整合思想把各学科课程作为教学系统的组成要素,它不是把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强加在另一门课程上,而是在考虑到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把几门相关学科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使各门学科相互协调,相互渗透。

基于“开放性问题”模式的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仿照科学家探究未知知识领域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开放性问题探究”从提出问题开始,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结束。

如:在学习《网站制作》这一模块时,我将制作网站目标有机地与其它学科进行整合。由学生精心选择某个开放性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将探究结果制成网站发布。在学生选择某个主题进行探究时往往无从下手,于是引导学生探究主题由以下三个框架层次展开:

基本问题:即思考学科本质的问题。此类问题指向学科的核心;它在某一领域的发展历史和人们学习过程中自然地重演;且孕育了其他重要的问题。

基本问题尽管具有挑战性与穿透力,但并非总能作为切入具体论题的成功通道,对学生来说,这些问题可能太宽泛、太抽象,甚至不着边际(如:生物学规律有天命吗?)因此需要比较具体的问题来引导和指导特定单元的研究工作。这就是单元问题。

单元问题:即情境问题。此类问题为基本问题提供了学科特定及主题特定的通道;它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

内容问题:不容忽视的是,所有的能力培养都是在必要的事实性知识积累的前提下才能达到。指向事实性知识的问题,我们称为内容问题。这类问题为学生研究单元问题,并进而探究基本问题打造知识基础。

可以看出,基本问题与单元问题是“上位”与“下位”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等等。而内容问题又为他们研究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提供了知识支撑。
在学生们理解三种问题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后,自主进行探究问题设计。
如其中两名学生探究问题设置如下:

基本问题

单元问题

内容问题

·我们脚下的土地是否增高了?

·山脉在增长吗?

·什么类型的山脉是造房子的最佳场地,为什么?

·什么是板块运动?

·山脉是如何形成的?

·什么是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与山脉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的生活健康吗?

·你能通过营养学角度尝试解决人体亚健康问题吗?

·你能为身边的亚健康人群制出不年龄阶段的“健康菜谱”吗?

·你的饮食习惯有利于健康吗?

 

·健康的概念是什么?

·食物金字塔里有哪些种类?

·每天我们必须要摄入哪些营养?

        这样,学生可以通过相关的内容问题,进一步研究单元问题,通过对单元问题的阐述完成对基本问题的论证,最终做成网站展示。
二、“开放性问题” 探究实施贯穿“任务驱动”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其中的新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放性问题探究”的信息技术教学正是借助其他学科中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来驱动教学。任务是学科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信息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学生在前面确定所要探究主题后,自愿结成小组,分工合作,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获取、分析 、加工相关的信息资料,利用FrontPage软件完成探究结果展示,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教师引领解决。
三、“开放性问题”模式的评价量规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为了保证问题解决的顺利进行,还要对学生问题解决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由此,针对不同模块学习制定不同的评价量规。(见示例)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开放式问题设计”模式下的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只是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应该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因此,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等因素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学间的相互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学生网站制作评价量规

 

·内容

·网站内容在符合拟定的探究主题

·表格和图形发布研究结果是否恰当;

·是否包含高质量的相关网链接;

·准确性

·没有拼写和文法错误;

·信息正确、完整、有用、及时、有意义。

·设计和布局

·美观:网站布局合理,美观宜人。界面风格统一,烘托内容。

·图形和图片:图片有吸引力并与内容相关,布置得当,不干扰内容。图片质量和清晰度适当,下载迅速。

·文本、颜色和背景:文本通俗易懂,背景的颜色与文本的颜色相辅相成。

·列表和表格:列表和表格结构合理,位置恰当。

·导航:超链接和按钮布置得当,链接有逻辑、易跟随。

·每个页面都有返回前页和主页的链接。

·合作

·同学间互相尊重,与组内其他成员有很好的交流与合作。

·创新

·研究主题内容、整体设计有自己独到见解。

正确、规范的评价量规不仅提高教学效益,还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通过评价,特别是发展性的评价能够及时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收获和进步,鼓励学生好学上进。
评价量规制定时要避免的问题:
1.      避免过分注重结果,评价过于简单一刀切;
2.      避免忽略过程评价;
3.      避免评价人只是教师;
4.   以动态的评价结果处理替代静态的一次性评价。
 总之,基于开放性问题模式的整合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自选课题,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获取、分析 、加工相关的信息资料,通过进一步的探究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的过程。该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问题探究的同时,实现对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的掌握。

文章录入:mredu    责任编辑:mredu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钟启泉:问题解决的机制
    跨学科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雷夫语录
    中美教育家的高峰对话
    雷夫·艾斯奎斯回答中国教师…
    对基于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模…
    创建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的方…
    如何摆正基本问题、单元问题…
    导致现代人出现心理问题的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因资不抵…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