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淘宝乐园 | 一饱眼福 | 新法速递 | 微信 | 年历 | 办公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丛林网 >> 先生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儿童阅读——不得不说的问题          【字体:
儿童阅读——不得不说的问题
作者:倪小溧    文章来源:新疆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2315    更新时间:2009-01-05    

      
本期策划  李晓红
撰稿 | 倪小溧

      题记:“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惠特曼的这句诗用来形容儿童和书籍的关系十分贴切。在这个许许多多的人都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时代,和教育有关的一切都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儿童阅读也不例外。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2007年,中国儿童读物促进会宣布,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中国儿童阅读日”。而这一天,也是世界“童话之父”安徒生的诞辰纪念日。那些健康、向上的书籍,正如散落在童年田野上的美丽花朵,不仅点缀着儿童的人生,也用花香熏染着他们的精神世界。然而,人们在认识到儿童阅读重要性的同时,也会发现,儿童阅读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无论是推广儿童阅读还是教儿童学会阅读,我们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乱花渐入迷人眼

      春节期间,我带女儿去亲戚家玩。亲戚家的小孩正在看一本“鬼书”。女儿觉得新鲜好奇,可看过书的画面和情节后却被吓得毛骨悚然,至今不敢单独去卫生间。询问过亲戚家的小孩才知,他所在的学校流行看“鬼书”,看得多的同学会在课间为其他同学讲述。那时,同学们都会围坐在他身旁倾听。
      转转一些中小学附近的租书屋,你就会发现,它们大多以出售、出租言情、武侠、玄幻、魔怪等类型的小说为主要经营内容。一家书店的老板告诉我,言情、武侠、玄幻、魔怪类的书很受学生欢迎,有时租这类书还需提前“预约”。
      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儿童读物种类相对很少相反,现在的儿童读者面对的是五光十色的图书诱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数据显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少儿读物的出版规模已由年出版品种200多种发展到一万多种;年总印数由3000万册发展到六亿册左右。
      在一批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的同时,快餐化、程式化、娱乐化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层出不穷,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一些内容涉及凶杀暴力、色情、恐怖等低格调的少儿图书也开始在市场上出现。
      繁荣的图书市场并非清泉一泓,大有乱花渐入迷人眼的态势。即使是在正规的大书店也有部分格调不高的书籍滥竽充数于书架之上。在乌鲁木齐,一家专卖儿童书籍的书店就将神秘系列、惊奇系列、恐怖系列的书籍放在了柜台的醒目处。
      在孩子纯真、好奇的眼眸中,世界充满了五彩缤纷的美丽。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除了从现实世界获得外,还有从书籍中获得的。健康的儿童阅读是最低成本的帮助孩子心灵成长的办法。与此相反,不健康的儿童阅读对儿童造成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自治区图书馆有关负责人指出,目前,一些出版社唯利是图,只图赚钱,推出了一些庸俗的读物。青少年要想在市面上选择好书并非易事。不仅如此,他还说,儿童读物的数量虽然巨大,但主题比较单一,唐诗宋词、古典童话、新老三字经仍然备受推崇,扬善抑恶的道德说教仍是常见的主题,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的作品很少。
      读书是件个性化的事,但读什么样的书,不但是读者品位方面的问题,也是出版市场方面的问题。愿更多的图书出版社在出版少儿读物时,多把几道关,出精品,出那些让儿童读者如得良师、如逢益友的书籍。

任是经典不爱读

      如果家长、学校把对儿童读物的选择权完全交给儿童,他们就会发现,儿童读者很可能会选择那些具有心理抚慰、游戏娱乐功能的图书。鉴于此,许多家长把儿童读物的选择权牢牢地抓在手中。他们只为孩子挑选那些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经典巨著。但是,很快他们又会变得失落。新疆艺术学院的一位教师面对她年仅十岁的儿子对图书的选择很是苦恼。“结婚前就买了许多名著,有了孩子更重视购买书籍了。但是我买的,他都不愿意看。他只爱看漫画书。那里面有多少有用的东西啊,连字都没有几个。”她这样诉说自己的苦恼。
      我的一位网友在江苏盐城的一所小学教书。作为语文教师,她从未给自己的学生列过书单,要求他们按书单购书阅读。她的同事则不同,每学期都会列出要求学生必读的书目。看过同事列的书单后,网友感到困惑。这个推荐了十本必读书的书单包括《悲惨世界》、《雾都孤儿》、《巴黎圣母院》等世界经典名著,推荐的初衷则是:“现在的孩子条件太优越了,得让他们看到人生的坎坷和艰难。”网友坦言,虽是经典,但不一定符合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
      阅读是一件十分个性化的事。倡导儿童阅读,首先要了解儿童,了解不同儿童个体目前所处的阅读水平。一味地让儿童读那些有着丰富社会背景、复杂人物关系的经典著作,无异于要求儿童用成人的视野观察,用成人的心灵体验。在乌鲁木齐市图书协会任职的成晓齐女士热衷于推广阅读。她认为,儿童应该读符合他那个年龄段心理特点、符合他本人认知水平的书。许多内容深远的名著不一定适合孩子。“有些家长过早地让孩子接触一些与其年龄特征不适应、他们不感兴趣的文字,如四岁就开始读名著,或者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机械地背诵唐诗。对于儿童而言,这样的‘开卷’未必有益。”成晓齐说。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阅读与学习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会长伍新春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儿童早期阅读的定位不是让孩子学习多少东西,追求什么结果,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享受读书本身。”伍新春说,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就像砍柴一样,要先磨刀,把刀准备好了,以后会砍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事实上,早期阅读的目的就在于使孩子愿意亲近书本,把书籍当作自己的玩具,认为读书就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有部分家长不愿意放弃让孩子读经典名著的想法,认为原著读懂的可能性不大,但可以让孩子读缩写本。现实却是,缩写本的质量和缩写工作者的水平息息相关。有些缩写本不仅丧失了原著丰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且充满了阅读障碍,无论是文学色彩还是故事性和原著都大相径庭。
      在早期阅读中,家长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家长对儿童悉心引导,他们或许会走向一条完全不同的阅读之路,在阅读中寻找心灵的抚慰、思想的进步。
      科学、艺术、文学、哲学……都在书籍的世界里等待儿童拥抱,但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把这一切都不分早晚地塞给儿童。如果把儿童读物比作一日三餐,那么,让我们合理搭配,根据孩子的饭量和吸收能力,多为他们提供科学的营养餐吧!

谁将“狸猫”换“太子”

      我询问在新华书店工作的朋友:“什么儿童读物卖得好?”我以为,她会给我列个书单,至少也会讲些书名。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她张口就说:“只有教材和教辅卖得好。”我愣了一下,把自己对儿童读物的定义告诉她,并且一再强调,除了教材、教辅以外。她笑了:“现在的孩子哪有时间看‘闲书’,除了教材,就是教辅。想看别的,也得等到教辅做完以后。”
      这位朋友说的是实情。开学初,女儿的老师也列了五种必买的教辅用书。我带着女儿一家家书店询问,碰到一位家住城北专程赶到城南来的家长。她一边仔细打量着书架,一边向我唠叨:“老师列的书单中,我只买到三本,还有两本附近没有,只好跑远些来买了。”她要买的教辅最终也没买到。听说我有一本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的教辅也没买到,她急切地给我出了个主意:“要是实在买不到,就去复印吧!去年,我就印了一本。”如果,如果她买的不是教辅呢?是一本她女儿心仪已久的童话书,她会有这么大的劲头,花这么大的力气寻找吗?我呢?我会有吗?答案是否定的。
      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毋庸置疑,还有许多学校、许多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师被应试教育束缚着。校长的政绩、教师的业绩都与学校的升学率紧紧联系;题海战术、机械识记仍然存在。
      在乌市一所中学当教师的李女士说,她的儿子读小学四年级,时间表排得满满的。为了保证做作业的时间,已经上了三年的小提琴课被迫停了。“周六、周日两个下午学跆拳道,一个上午学书法,一个上午学英语。你说,他还有多少时间能用来阅读?”李女士说。
      和李女士一样,许多家长都发出这样的感叹,学生没有“读书”时间。学生的多数时间被“禁锢”在教科书和一张张试卷、一本本习题集上。作业把学生的课余时间填得满满的,学生被紧紧置于教师的掌控中。
      当然,还有一些并非学校的因素存在。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很多父母面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的精神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下,他们过于紧张,害怕孩子不能适应将来必须要面对的社会竞争,而给孩子加压。许多学生在做完学校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后,往往还要做父母指定的作业。一些家长甚至对喜欢读书的孩子说:“课内知识都没学好呢,还有心思买‘闲书’读?”
      读书在一些家长、教师眼中,越来越功利化,读那些有用的书,被片面理解为读那些对提高学习成绩有用的书。而实际上,儿童阅读是超越功利的。他们爱读童话,并不是想着将来要靠写童话来挣钱;他们喜欢寓言,并不是要为做个哲学工作者打下基础。他们爱看童话和寓言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在童话和寓言中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与共鸣,有了幸福、愉悦的心理体验。读书使他们增长智慧,更懂得宽容、合作,更能领悟生活的美好。实际上,那些童年时期读过的故事,有时会伴随他们一生。那些公主与王子的故事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头脑中。成人后,有哪个女人不在心底、在潜意识中希望自己成为爱人心目中的“公主”?有哪个男人不想当“白马王子”?
      将阅读视为一种功利性的活动,将阅读同孩子将来的升学、就业挂钩,简单地认为学字符、学词语就是在阅读,只会将孩子带到离阅读越来越远的地方。儿童的智能发展是多元化的,并不仅限于语言和数学逻辑,还包括音乐、人际交往、心灵成长等。一些研究证明,儿童看图画书,同样可以促进其多元智能的开发。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善于观察的家长会发现,是读书让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同龄人相比,站在了更高的平台上审视生命、责任与使命这些严肃的命题。实际上,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阅读生活。当人们用心阅读时,不仅感悟到作者的思想、情感,还会记住作者所刻画的那个年代并理解那个年代,甚至会隐隐感觉到是阅读造就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让那些课本、习题集、作文选……不要成为孩子们手中放不下来的书籍。不要在孩子要求你买那些充满童趣和灵动思想的儿童书籍的时候,强硬地将它们换成符合你要求的那些功利化的书籍。那样做无异于“狸猫”换“太子”,注定是个“悲剧”。

阅读有路需引者

      书山有路勤为径,阅读有路需引者。儿童阅读的第一引者无疑是家长。《阅读妈妈》一书的作者史翠克兰·吉利兰说:“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和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在满足了儿童的基本生活消费和进一步的享乐型消费需求后,中国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开始了他们的教育投资,其中也包括购买书籍。但是,询问一下买书回家的家长,他们中的许多会无奈地说:“书买了那么多,孩子不读又有什么办法。”可以说,在许多城市家庭,家长对待儿童阅读只花金钱、不花时间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固然和家长工作的忙闲有关,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和家长对儿童阅读的重视与否有关。科学研究证明,儿童阅读中的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没有让儿童爱上阅读。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自发地阅读,但这其实是需要引导的。如果有一位值得信赖的大人为孩子提供各种帮助,与孩子分享阅读经验,孩子就有可能排除各种障碍,尽情地遨游在阅读世界中。家长可以规划出一个家庭图书馆,带孩子逛书店,教孩子选择书籍,以书籍作为礼物,当“会看书的父母”,举办家庭读书讨论会,制作阅读记录卡,帮助孩子制定阅读计划表。
      当然,提到引者,也不能不提到学校、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语文教师应该做一名读故事给学生听的老师,调查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交换书籍阅读,还可以举办读书比赛、讲故事比赛,要求学生写阅读笔记。
      学校可以每月评选一次书香班级。评比时,主要看学生的读书数量、读书笔记、班级图书借阅次数等,评比后以在班级门口挂牌的形式给予表扬,甚至可以将这些评比活动拓展到学生家庭,开展“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并请获得“书香家庭”荣誉的家长在家长会上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自豪地说“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我有许多读书给我听的老师”。希望家长和老师能让读书成为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当阅读自然地成为父母与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时,他们一定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书籍中的美妙。

      后记:儿童阅读日是春天的节日。一年之计在于春。愿更多的人都能从这个春天开始,关注儿童阅读。愿更多的家长能检查一下是否自家的书橱让应试读物占了一大半;愿更多的教师不用过量的作业“侵占”学生的阅读时间;愿更多的校长重视儿童阅读,让学校图书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愿更多的出版工作者关注儿童书籍的出版,多出精品,出那些让孩子爱不释手的书籍。

来源:http://www.xjjycbs.com/pageg.asp?id=542

文章录入:青格里    责任编辑:青格里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钟启泉:问题解决的机制
    玩耍不是儿童成才的对立面
    培养终身阅读习惯的12种方法
    德国式阅读的力量
    跨学科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雷夫语录
    中美教育家的高峰对话
    雷夫·艾斯奎斯回答中国教师…
    儿童心理健康的6个方面表现
    怎样开发儿童的交际潜能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