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淘宝乐园 | 一饱眼福 | 新法速递 | 微信 | 年历 | 办公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丛林网 >> 先生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课堂教学问题与策略          【字体:
课堂教学问题与策略
作者:熊文君    文章来源:基础教育课程    点击数:2389    更新时间:2008-11-02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体验职业幸福的基地,是孩子们焕发生命活力的园地。近一年来,教育评价课题组在伴随区政府教育督导团,听取教师约500节课,重点对学校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时,发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即学校教师的优质课率与学生学业质量监控评估的结果成正相关,这就意味着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业质量有必然的联系,那么常见的教师课堂教学问题在哪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一、教学准备阶段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灵魂,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忽视对目标的关注,将“目的”当作目标,教学目标指向不具体明确;缺乏单元统领目标或直接将单元教学目标作为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不能根据目标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或者根据过程中的问题对目标进行反思,同时教学目标与考试和评价相互脱节;目标的设定没有考虑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对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尊重不够、认识不足;目标定位不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正是由于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一头雾水,学生也雾里看花,越学越糊涂。如:一位语文教师走进课堂(知道有人听课,为了表示自己是在实施单元教学)对孩子们说:你们喜欢本单元哪一篇课文,我们就上哪一篇?学生随意点了一篇《沙漠之舟》,教师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硬着头皮,实施串讲课文,整个教学紊乱。根本谈不上教学目标的定位思考,简单认为尊重学生实施单元教学,就是在教材既定的单元内任意由学生挑选素材来实施教学。

策略:尊重学情、单元统领。1、课时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在单元教学目标的统领之下思考的。[i]确定单元教学目标主要有四个依据:教材、课程标准、学生、考试评价。教师要先对教材的单元设计意图进行研究,然后与课程标准要求相对照判断教材单元安排是否合理,认定合理的基础上再与学生认知水平与发展需要整合,同时结合考试评价来整体设定单元目标。在单元教学目标设定后,再对整个单元教学进行课时、教学策略、资源选择上的配置,再分化到每一主题教学活动目标中。2、教师教学对目标的定位要有自己的主张。特别是中学教师要根据考试试题的变化来调整设计自己的教学。如: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能力维度,作为主体支持考查科目时,七中周玲老师精心组织学科研究组,从初中七年级到九年级整体设计年级段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主题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在进行整体规划实施同时,充分发挥封闭空间的有效教学指导,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中涉及四大领域、32条实证结合一个个具体主题探究活动,融合在开放空间的学生实践探究活动中,使得学生获取实证的同时,就是完成探究主题的整个过程,并向中考完满地提交了一份答卷。

(二)问题设计空泛、缺乏梯度

主要表现为:1、问题提出的目的不明,没有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来设计,随机性大,提出的问题空而泛或问题本身已包含答案。2、设计的问题缺乏梯度,不针对教学目标分层替进。3、问题本身不能拓展学生思维,为学生思考搭梯子。如:主题探究活动课程中:请将你们带来的资料分享以下,讨论一下,好吗?这是一位科学课程的教师在进行分组讨论时提出的问题。分享什么?讨论什么?没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学生就只能毫无头绪地分享与讨论了。

策略: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问题,问题要有层次梯度,环环相扣,形成教学的教学主线,教学应随着问题的层次递进而逐步达成教学目标。组织性的与应答性的问题不宜过多如:好不好?可不可以?行不行?你们坐好了吗?听见了吗?开放性的问题要精选。下面是思想政治李盈珍老师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一课时的问题设计:问题(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继承与发扬传统的中国文化,这个观点对吗?为什么?(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本提供的素材的基础上认真思考,继而在小组内讨论,生答:我认为此观点是对的,中华民族是个文化深渊的历史国度,我国文化必须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日本、朝鲜、韩国就有中国文化的影子)问题(2):对于中国文化是否要全部继承?(生答:要继承的是优秀的文化成果,要推陈出新)问题(3):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只需继承与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必实行对外开放?(生答:继承与发扬发扬传统文化,吸取各国文化,取长补短)问题(4):对于世界文明与中国文明,如何继承?坚持什么原则?(以我为主,唯我所用)李老师设计的几个问题可谓是层层替进,环环相扣,以问题为主线,将学生需要掌握与理解的核心知识势如破竹。同时在问题讨论与理解过程中,学生爱国情感也在升华。

二、教学实施阶段

(一)忽略学科思想与方法,落实课程价值不够

课程价值是通过学科课程的实施得到体现的。各学科思想与方法是服务于课程标准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目标的,在此背景下才能通过课程文化的渗透达到培养人的目的。在基础性的学科课程中,语文学科思想与方法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特点。教师往往在课程实施过程忽略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读不能做到明其义、品其味、正其音、悟其性;中年级注重写作不够,对经典名篇的诵读、大家之作写作方法上的借鉴不够,学不为所用。同时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能力缺乏训练。教师在课堂不关注也不提供学生思考的平台,这也就是造成学生学业质量下滑的原因之一。如:某教师在低年级教学中,学生对全文进行了一遍自由朗读后,教师提出了必须理解课文后才能回答的问题,教室内一片寂静。1-2年级学生读课文第一遍时,学生才将课文的字词扫除障碍,对课文还未读顺、读懂的时候,学生此时根本不可能应答,即使回答也是应对性的,缺乏思考的深度。数学学科在实施中,教师往往忽略数学的概念、思维、方法。如:关于数学课中“节约用水”一课例,实际上涉及的是数学统计的概念问题。教师一开始就抛给学生统计图表,要求学生计算学校与家庭生活用水的量。有心的教师就会将问题直接抛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寻找最佳的方法,而不是老师,将方法(统计图)直接呈现给学生,代替学生去思考。同时还会在统计结果出来后,让学生在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发现,生成节约用水的意识与情感。

策略: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有什么样的学科思想方法就造就什么样的学科价值。 语文教学要关注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一定要多读,读通、读顺,读明白、读出自己的思想、读出感悟。同时教师要讲求方法指导。如: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同时中、高年级教学要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与写作训练,博采名家之长,提供学生在课堂内外训练的空间与时间。只有学生的“练”,而缺少教师必要的“训”,或只有教师的“训”,而缺少学生的“练”,都不能称之为“训练”。数学学科要授予学生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楚广燕老师在“异分母的加减运算”中,当小组合作讨论结果出来后,大家认定异分母的加减运算的方法是先通分,再化成相同分母,再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就约成最简分数。如:48/10=24/5。当学生还在兴致上的时候,楚老师又问“还有别的方法吗?”教室里先沉寂了一下,接着孩子们举起了手,“还有是化成小数加减”、“还可以用方程来解”、“还可以估算,看图感觉”(老师在前面异分母出现时,将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叠成出2/1;4/1; 8/1);当孩子们提出四种方法可以进行异分母的加减运算时,老师又问:哪种方法最简便?于是孩子们反复比较,最后达成共识认为:通分的方法相对比较简便一些。看似简单的几个追问,实际上是对学生数学思维训练的过程。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与探究问题,寻找问题解决策略,学生在探究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数学学科课程价值就在教师的潜移默化的魔力之下,得到实现。

(二)合作小组学习流于形式、教师指导低效

         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时值不足,走过场,教师疏于指导,如何指导不明确?如:中学语文“故乡”一文中教师提出“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学生半响没有回应,老师随即提出:看来同学们有困难,文章太长,小组合作一下吧!教师在教学预设中没有考虑学生针对此问题的难度,教学设计没有考虑用小组合作形式来探究此问题,所以教师对此问题就谈不上具体针对性的指导,而学生讨论过程中,学生小组讨论的氛围并没有形成,时间也不够,讨论也就没有结果。那么从闰土这个人物语言变化中,揭示封建时期尊卑秩序迫使孩提时代纯真的闰土,变成中年的麻木、生命活力钝化的闰土,反映社会张力对人物性格命运的残酷的这个主题思想,学生的理解就只能是触之皮毛。

策略:合作小组学习是一种以小组学习为形式,问题指向明确,通过学生交互合作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它必须:1、合作探究的问题明确,往往是教学中的难点;2、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记录员、组长、成员职责);3、充分保障合作的时间与空间;4、关注合作小组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

(三)缺乏民主开放的追问

现实的课堂教学缺乏一种“自由与开放式的追问风气”,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批判性思维。有的教师担心学生追问会打破自己的教学预设,拖延时间,不愿问;也有的教师害怕学生追问后,自己不能回答,不敢问。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拼命赶进度,也顾不上营造自由与开放式的追问风气。如:教师在复习课上点评一道数学分类试题(一年级图文并茂的试题):小红和妈妈上超市去买文具,你觉得该买哪些?图片有布娃娃、书包、钢笔、铅笔等,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将所有文具都选定了,而一个学生没有将钢笔圈入,教师判断他错误。课后,听课的老师才了解:原来那个孩子认为一年级孩子钢笔还用不上,而题目又是说你觉得该买哪些?所以他没有选定,很委屈。如果教师在发现学生不同选择后,适时追问:你为什么这样做?那么孩子的灵性与求知、探索的欲望就不会抹杀在起跑线上。

策略:1、课堂营造和谐的环境。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3、了解学生的真正思想与对问题的理解程度。4、帮助学生分析走出困惑。5、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与表达程度,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如:二年级语文教师吴春花老师在《坐井观天》一文教学活动实施拓展部分问:“你们说说,谁说得对?(小鸟与青蛙就天的大小问题)”,“小鸟说的对”。吴老师又追问:“小鸟为什么说的对?帮它找找原因?”“因为小鸟在井外,看的视野比较远。”“它飞过了很多地方。” 就在这时候一个孩子站起来说:“吴老师,我觉得小鸟、青蛙都对”。吴老师赞许地点了点头,问到:“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孩子答到:“因为他们各自站在自己的位置说的都有道理,小鸟在井沿,能看得很远很远,所以说天很大,可是青蛙在井里,它看到的天只能是井口那么大。他们没有说错。”“很好!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那么青蛙跳出井口,它会怎么说?” 吴老师继续追问,孩子马上会意:“哈哈!天原来这么大!”。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以问题为主线,不断地追问,以尊重学生主动质疑与释疑为原则,引领课堂,一堂平实而生动的课。

三、教学评价阶段

问题表现为:教学评价未及时反馈,指出学生应答中的错误;课堂教学缺乏监控;评价的语言空、虚,未能发挥评价促进教学的作用;评价与教学脱节。

策略:(一)课前进行诊断性评价,复习旧知,了解学生对新授知识的经验。(二)课中进行监测评价,问题或情境贯穿全过程。(三)课后进行总结性评价,开放式作业反馈教学。如:历史与社会课例中《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关于新航线的开辟》张晶老师在课前预留给学生5分钟,学生按照学号上台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述上节课所收获的历史事件,台下同学指出讲述过程中的错误。接着教师检测学生预习情况,针对新授课中某一个历史事件的观点,教师分析诊断学生在新授课中可能出现的疑难,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接下来教师就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自主思考与小组讨论)、新航路开辟的意义(课堂辩论,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层层逼近,由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完成,课堂信息容量很大,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型,从科学技术进步到美洲文明的传播到非洲财富的掠夺,学生兴致勃勃,教师酣畅淋漓。下课前教师布置开放性作业:新航线的开辟与中国郑和下西洋意义上有什么不同?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学评价的过程,也是监控学生学习质量的过程,教师胸有成竹。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还是人,教育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教育学生做自己生命的主人!课堂教学是如此,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更是如此,希望我们在反思中成长,在课堂教学中给孩子们一片生命的绿洲!

文章录入:先生教育网    责任编辑:先生教育网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2023年课堂改革十大样本
    击破10大教学难题!
    美国小学防性侵教学动画片
    钟启泉:问题解决的机制
    课堂教学改革“风向标”
    为什么孩子们总是想逃离课堂…
    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是有边…
    21世纪需要怎样“教”与“学…
    追求课堂育人功能最大化,要…
    为学而教,唤醒课堂活力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