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淘宝乐园 | 一饱眼福 | 新法速递 | 微信 | 年历 | 办公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丛林网 >> 先生教育网 >> 发表园地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浅谈当前汉语教学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字体:
浅谈当前汉语教学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作者:库拉什·…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051    更新时间:2011-12-27    


 [摘要]  汉语教学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有重工具性轻人文性、诵读的作用发挥不足、教学设计脱离学生实际生活、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和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解决汉语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是提高学校汉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语言  汉语言 教学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双语”教学的推进,汉语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变化,“民汉兼通”人才的培养取得显著成效。反思近几年的汉语教学,也发现了一些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
 一、重工具性,轻人文性
语言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汉语言教学的两大属性,缺一不可。二者不可偏废,也不可分斋,但当下存在重工具性,轻人文性的问题。语文的工具性包括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文字作品审美能力,写作能力等。人文性则更多地表现为的意志、品质、责任心和对母语的挚爱之情等。
 在目前的汉语言教学中,教师虽然能够带领学生品析学词句篇,提高鉴赏能力,但在道德品质培养方面则抛开不讲,或即使关注了人文性也往往是蜻蜓点小水,没有将其转化成学生的道德品质,没有真正触动学生,收效也不明显。要解决此问题,就要求教师在关注汉语言教学的工具性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进行人文性教育时,不要采用套话、空话、而要采用真情触动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素养。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就得要不断加强修养,提升自己语文和思想修养,让能力在语言和精神方面获得成长,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汉语教学中,我们要慎防由于过分强调工具性,而将其教死,由于过分强调人文性而将其架空虚化的现象,教学中,两者兼顾,才能充分发挥汉语言教学的功用。
 二,诵读的作用发挥不足
 诵读是学习汉语的重要途径之一,古人“读书百篇,其义自见”,可见反复诵读能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内容,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语感,并能触动其心灵,真正做到与作者对话,达到情感的共鸣。在诵读中,视觉、听觉等各方面的感官参与其中,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并且能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预感,经常不大声诵读,和经常大声诵读的学生韩汉语能力和素养是不一样的;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阅读体会,大声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时而喜悦,时而悲伤,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困惑迷惘,这说明,在诵读中,我们正在用心和作者对话,正在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这便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在灵魂与灵魂的碰撞中,盛开智慧的花朵,开启文学的大门,点燃兴趣的火炬,而不诵读就只能是站在门外看风景,也无法收获阅读的美感和情感的升华。
 但在目前的汉语教学中,教师不太注重发挥诵读的功效,即使读也是匆匆忙忙,读完然后开始分析课文。已暴露出不少弊端:学生不能充分了解课文内容,对文章有隔膜,在听课中势必不能做到彻底理解课文,容易产生夹生饭现象,而对课本知识掌握不牢固。
 汉语言课上不读书,就不能称之为汉语文课,诵读不仅仅是一个诵读技巧的问题,更是鉴赏的一个 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中,教师一定充分发挥诵读的作用,要敢于“范读”课文,为学生架设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做好教学设计,将诵读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力戒简单读、泛泛读,要带领学生在一篇上诵读中,一点点阿提高赏析能力,诵读能力。教师要创造一切机会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要充分发挥诵读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感,调动学生情感,更好地完成汉语言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设计脱离学生实际生活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充分钻研教材教法后,制定教学方案,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往自己的预设的问题上靠。这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说得不好听些,就是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带着学生完成了一次“表演”。可想而知,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目中无人”,自然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积极性,也无法很好得培养其探究合作的能力,这样的教师们仍然没有跳出填鸭式怪圈,也就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也有这样的教师,他关注了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但将学生能力估计较高,设计一些学生能力达不到的问题,自然也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汉语言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到和教材对话,学生对话,心中装着学生,眼睛盯着学生,教学设计中自然就有了学生。另外,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学情来进行教学设计,不能脱离实际泛之而谈。
 总之,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成知识的引导者和点拨者,要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的环境,为其终身学习、更好地生活奠基的原则牢记心中,本着为学生服务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
 四、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
 汉语言教学者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有些教师过分关注阅读能力,而忽视了“说”的能力的培养。其实,语言是用来沟通的桥梁,汉语言也不例外,“说”的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汉语言教学的重头戏。而有的教师,更喜欢分析课文,而忽视了课文的另一大功用。我们完全可以将课文改偏成口语训练的素材,让学生在读的同时,锻炼“说”的能力。与此同时,应关注全体学生,让他们全部参与进来;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设置情境,让他们互相对话,从而提高其口语能力;可以经常设计一些活动,比如演讲、辩论、讲故事比赛、汉语角等。
 总之,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在平台上自由翱翔,在激发兴趣的同时,提高其汉语口语能力;在提高沟通能力的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目前,汉语教师的工作量普遍较大,教学任务繁重,导致教师读书,思考的时间较少。也有一些教师,则是满足于每经验教学,不思进取。曾经有这样的调查结果:教师的藏书除了教案、教参、教材等教育教学中必备的书籍外,其他书籍少的可怜,甚至一本没有。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灵魂的塑造者,不读书又怎能真正做到教育人呢?由此窥视汉语教师普遍存在素养不高的问题也就是不足为奇了。要解决这一现状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面对浩如烟淼的书海,教师就应该读专业知识类书籍、德育理论类书籍和理念方法类书籍。经常读专业知识类书籍不但可以扩大教师的知识面,提高老师的专业能力,丰富他们的学养,也会为教师提供一眼知识的清泉,将更多的知识注入学生的心田。
 经常读德育理论类书籍,教师能更好了解学生心理,能够更好地解决师生之间存在的问题,并能走近学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分发挥育人作用,更好地提高育人效果。 经常读宣传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书籍,教师便能尽快地转变观念,更好地接受课程理念,更好领悟课文实质,并能将课文精神落实在三尺讲台上,为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奠基。除此以外,教师要提高学养,还要不断加强教学研究,沉下心来,踏踏实实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并总结规律形成理论。可以这么说,一个研究性的教师,便拥有了源头活水, 一个研究性的教师一定能尽快成长,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育人效果。再者,教师要提高学养,还要学会反思,每一堂课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总是有或多或少的缺憾,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就是一个不断思考如何弥补这些缺憾的人,从而在不断思考中逐渐提高学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提高汉语教育教学水平关键在于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为此,每一位从事汉语言教学的教师都应做到以上几点,从而提高自身学养。
 培养“民汉兼通”人才,汉语教学责任重大,只要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就一定能够使汉语教学走上一片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张双棣 张联荣 宋绍年 耿振生    《古代汉语知识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8月第1 版

文章录入:mredu    责任编辑:mredu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海外汉语教师需求量激增
    汉语高频字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
    浅谈幼儿园的汉语教学
    创良好学习环境 促民族幼儿学…
    新疆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基本情…
    新课程小学汉语课堂教学质量…
    中小学少数民族教师汉语水平…
    浅淡课程改革理念在汉语教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