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淘宝乐园 | 一饱眼福 | 新法速递 | 微信 | 年历 | 办公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丛林网 >> 先生教育网 >> 教育理论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文化讲堂:理念的世界(二)          【字体:
文化讲堂:理念的世界(二)
作者:存中剑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2487    更新时间:2011-07-19    


现代的大多数人只知道柏拉图是古希腊大哲学家,却不知道他也是美学的开创者。柏拉图将老师苏格拉底终生倡导的至善扩充为至真、至善、至美。真善美由此而成为西方文明的主流价值,这也是当今世界的普世价值。然而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真善美在于天上,也就是他所说的理念的世界。人间的真善美只是暂时的,是来自天上的真善美的流露,唯有天上的真善美才是永恒的。

古代的哲学与现代分科后的哲学不同,事实上古代的哲学包括一切,是所有学问的本源和最终的归宿,而被后世的名流才俊所津津乐道的美学正是来自于哲学的思考。柏拉图的著作《大希庇阿斯》中记录了苏格拉底的千古一问:什么是美?这个发问开创了后世的美学,因为所有的美学都是为了回答这个最初的,也是最终极的哲学命题。

从《大希庇阿斯》的记录来看,希庇阿斯的第一个回答是:“美就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姐。”我们应该承认这是一个不错的答案,至少比做人就是闷声大发财要强得多。可是在天才的苏格拉底面前,这就算不上答案了。苏格拉底调侃说,一匹母马或者一只汤罐也可以是美的,但这不是美的本身。他说:“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其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神,一个动作,还是一门学问。”

柏拉图对此的回答是:美是理念。

理念,希腊文为eidos,也有人翻译为理型或理式,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对于理念之美,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有如下描述:“这种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它不是在此点美,在另一点丑;在此时美,在另一时不美;在此方面美,在另一方面丑;它也不是随人而异,对某些人美,对另一些人就丑。还不仅如此,这种美并非表现与某一张脸,某一双手,或者是身体的某一其他部分;它也不是存在于某一篇文章,某一种学问,或者是某一个别物体,例如动物、大地或者天空之类;它只是永恒地自存自在,以形式的整一永远与它自身同一;一切美的事物都以它为源泉,有了它那一切美的事物才成其为美,但是那些美的事物时而生,时而灭,而它却毫不因之有所增,有所减。”

说起美,剑心首先想到的是美女,比如我所欣赏的奥黛丽•赫本、英格丽•褒曼和罗密•施耐德。真正的哲学家,也就是美色当前仍然在做哲学思考的这一类人吧。首先,我们都承认以上三位大明星都是万里挑一的美女,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够从《罗马假日》、《北非谍影》以及《茜茜公主》等这些经典影片中领略到他们所展现的不同的美,或清纯脱俗,或成熟典雅,或活力四射,然而这三位美女以及她们所展现给人的美并不是美本身,而是美在人间不同形式的表现。

柏拉图的弟子亚里斯多德认为美在形式,而实际上理念之美只是通过不同的形式在感官世界中表现,形式只是美的载体,而非美本身。在我们这个感官的世界,一切都在不停的流动变迁,常言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奥黛丽•赫本等老牌明星是美的,可是昔日美人今安在?存在于我们这个感官世界的个体之美如梦幻泡影,如梦似电,而存在于理念世界的美之本体却不生不灭,不增不减,随缘托形而现于世间。

花开花落,美人亦是如此。然而真正的美学家,是善于在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之际,在如露似电的美的瞬间看到美,留下美,由表象之美而窥见理念之美的人。

我们的眼睛只是一种感官,只能看到美的形式,而无法感受到美的实质,因为那只属于理念的世界。而通过感官真正感受到美本身的,是我们的内心,是来自理念世界的,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理性。因为唯有理性才能认识到感官所无法认知的理念世界。

岂止是美,真与善又何尝不是如此?道家修真,佛家修善,然而道家有三千六百法门,佛家有八万四千法门,形式上彼此差异很大。不仅如此,西方的耶稣传道也是教人修善,可是形式上与东方释迦牟尼所传的修法差异也非常大。释迦牟尼所证悟的善与耶稣所证悟的善是不同的,犹如东西方艺术杰作中观世音菩萨的美与圣母玛利亚的美是不同的。

正如东西方艺术家以各自的画笔展现出观世音菩萨与圣母玛利亚不同形式的美,释迦牟尼与耶稣也同样以各自的言传身教给世间留下了不同形式的善。观世音菩萨与圣母玛利亚是美的,然而她们却不是美本身。释迦牟尼与耶稣是善的,然而他们也不是善本身。

善在不同的境界有不同的体现。释迦证悟到了如来境界的善,所以他就是如来。耶稣证悟到了神的善,所以他就是神。换个角度来看,天上佛道神的真与善也是因为有释迦牟尼、耶稣、老子这些大觉者的下世、悟道而得以传给世人,留在人间。

文章录入:mredu    责任编辑:mredu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全球十大教育发展新理念
    王蒙:新疆的现代化焦虑与文…
    电影《真爱》:跨越时代、民…
    “论道教育”(1) 课改,当代…
    “论道教育”(2)景弘中学的课…
    “论道教育”(3)当课改成为一…
    “论道教育”(4)课程改革激活…
    “论道教育”(5)让孩子成为他…
    “论道教育”(6)教育需要倡导…
    教育时论:铸民族文化道德之…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