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淘宝乐园 | 一饱眼福 | 新法速递 | 微信 | 年历 | 办公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丛林网 >> 先生教育网 >> 发表园地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学生欺凌的预防与处理          【字体:
学生欺凌的预防与处理
作者:李宪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35    更新时间:2022-10-14    

 

学生欺凌的预防与处理

 

 

一、是什么样?

(一)学生欺凌的定义

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性身心攻击,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物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1.主体要素: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均为在校学生。

2.主观要素:欺凌行为是故意为之,是欺凌者故意实施的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

3.手段要素:欺凌者采用了具体的欺凌手段,包括身体殴打、言语辱骂、孤立排挤、索要损毁财物、取笑嘲弄身体特殊部位等。

4.行为要素:行为方式表现为以强凌弱、侮辱性身体或心理攻击;行为场所在校园内或校外;行为次数为单次或多次,或通过拍摄照片、视频并上传网络使欺凌过程反复重现并使更多人看到。

5.后果要素:造成伤害后果,包括身体伤害,财物损失、心理伤害、遭受身体疼痛和精神痛苦等。

欺凌事件与学生间一般性玩笑、打闹不同,只要一方故意实施了身心攻击,另一方遭受到身心痛苦就是欺凌。

(二)学生欺凌的人员构成

1.欺凌者

对被欺凌者实施欺负行为的一方,欺凌不一定有明确的理由,即便有也是比较勉强的“理由”、也是借口。具有反社会型人格,性格上过于争强好胜或有嫉妒心理、报复心强以及身心发育不平衡的学生,容易成为欺凌者。

欺凌的协助者也属于欺凌者。

2.被欺凌者

处于被动、弱势地位,受到身体伤害、财物损失,造成了心理痛苦、甚至精神损害的一方。性格懦弱、自卑、孤僻、缺乏交往能力的学生容易成为被欺凌者。

3.围观者

围观者是观看欺凌过程的学生。包括附和者、旁观者、阻止者。

(三)学生欺凌事件的分类

1.肢体欺凌

利用身体动作或器物直接攻击他人,如殴打、推挤、吐口水等。

2.言语欺凌

通过口头言语方式直接攻击被欺凌者,如取侮辱性绰号、辱骂、讥讽、嘲弄、恐吓等。

3.社交欺凌

恶意排斥、孤立被欺凌者,不让其融入群体、不让他人与其玩耍,排斥其参加游戏、社会活动等。

4.网络欺凌

利用互联网侵犯被欺凌者隐私、损害人格或名誉,如侮辱、诽谤、散布谣言、传播隐私等。

5.财物欺凌

损毁被欺凌者的物品或向被欺凌者索要钱财或互联网虚拟财产等。例如:有一名同学身体瘦弱,被学校高年级的学生索要钱物,不给就要挨打。为了保护自己,该名学生选择巴结实施欺凌的高年级学生,最后还学会了吸烟、偷窃等不良行为,有时还共同欺负其他孩子。

6.性欺凌

以性或身体特殊部位为取笑、嘲弄对象,或拍摄、散播、描写令被欺凌者不舒服的与性相关的图片、影像及文字等,或强迫摩擦、攻击被欺凌者身体的特殊部位等行为。此种行为会给被欺凌者造成非常严重的精神痛苦。

除上述欺凌方式外,还存在其他欺凌方式。

(四)容易发生学生欺凌事件的场所

发生学生欺凌事件的场所往往隐蔽、偏僻,远离大众视线,或者无人监管,或者无法通过技术手段覆盖等。常见场所主要有:

1.学生宿舍、厕所

2.上学、放学的路上及校园周边;

3.放学后的学校教室、楼道、操场等;

4.网络空间;

5.校外其它可能的场所。

(五)发现学生欺凌事件的方法

学生个体的变化当学生发生下列变化时,表示学生可能遭受欺凌或有被欺凌的危险。

1.身体和生理上的变化

当学生受到欺凌时,学生身体上或生理上会留下被欺凌过的痕迹。如学生身体上有难以合理解释的伤口(如红肿、淤青和割伤等),常会以不小心撞到、摔倒和擦伤等为借口掩饰其受欺凌的真相;常以生病、肚子疼、头疼或其他不舒服为由不想上学;有的还出现失眠、做噩梦尖叫、食欲下降等。

2.行为上的变化

学生在遭受欺凌后,其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行为往往会发生变化。最容易被察觉的现象有两种:一是提早到校或经常迟到,二是不敢上厕所或下课时不敢离开教室。

3.心理上的变化

对课程学习突然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下降;在学校或家里闷闷不乐、少言寡语;刻意改变上下学路线,不喜欢上学或开始逃学;突然表现出焦虑、恐惧,若被欺凌者没有得到及时帮助,可能会出现自我伤害或自杀等极端行为。

4.物品上的变化

个人衣物会有所破损,个人用品会被恶意破坏或被抢走。

5.同学关系上的变化

与其他同学沟通和交流的频率减少,不太喜欢与别人讲话;害怕与其他同学相处,下课后常一个人活动;有些学生还会长期被其他同学孤立。 

 

二、会怎么样?

 

1.对被欺凌者的危害

学生欺凌行为使被欺凌者遭受严重的精神创伤和生理、行为等不良反应。

例如,有一名14岁的初三男孩,有点娘娘腔,性格懦弱,因长期被5名同学堵在厕所殴打,从而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极度敏感易怒,情绪失控时会撕咬父母和砸东西。

2.对欺凌者的危害

欺凌行为易助长欺凌者的攻击性倾向,导致欺凌者形成攻击性、破坏性等不良性格,阻碍其与同学的正常交往。久而久之,也会使欺凌者产生孤独、焦虑等消极情绪,增加其反社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3.对围观者的危害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围观者都会因受到欺凌行为的刺激而产生不良心理反应。

4.对学校氛围及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让部分学生感到学校是个不安全的地方,从而对上学产生消极态度,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发生旷课、逃学等行为。

 

三、该怎么办?

 

(一)对欺凌者进行教育

在欺凌者深刻认识错误且行为和观念发生根本转变后,采取以下有利于班集体建设和促进学生间友谊的惩罚形式。如:欺凌者协助被欺凌者完成班级的值日任务;通过角色互换,让欺凌者了解被别人孤立和排挤的难过心情;让欺凌者收集资料,完成一篇自我检讨,并与大家分享收集资料与写作过程心得。

为起到警示作用,可以考虑使用取消欺凌者应得奖励的方法来进行。如:不允许欺凌者参加本年度的评奖评优活动;免去欺凌者班级职务;对欺凌者进行暂时的隔离;暂时剥夺其参加集体活动的权利。

(二)对欺凌者进行惩戒

对欺凌者依据校规校纪进行处分,要求让欺凌者真诚地向被欺凌者道歉,其家长也需要对被欺凌者进行补偿。

一是暂时隔离。对行为较严重的欺凌者,在校期间学校可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将其暂时隔离,同时要求欺凌者承诺保护并帮助被欺凌者走出阴影,缓和彼此矛盾。“暂时隔离”是对欺凌者的惩罚,也是让欺凌者有时间和空间反思。“暂时隔离”的地点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教室、办公室、会议室等,也可以是班级内一个远离其他学生的角落(不被其他学生注意且明显远离的空间会让欺凌者感到无聊不好玩)。

二是按照校规校纪对欺凌者进行处分。表明学校对学生欺凌绝不姑息和严肃处理的态度;使其他在校学生引以为戒,以欺凌其他学生为耻;为在校学生反对学生欺凌提供保障;在处理学生欺凌事件时,可以用规章制度来保证执行;对学生的处分,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屡教不改或情节恶劣的欺凌者,转送至专门(工读)学校进行教育。

三是道歉与弥补。要求欺凌者第一时间向被欺凌者道歉,同时,欺凌者还应为自己的行为做出补救。具体形式包括:欺凌者必须对侮辱被欺凌者的每一句话进行解释和道歉,并通过一些正面表扬被欺凌者来弥补自己的错误;如果欺凌者向被欺凌者索要过钱物,必须要求欺凌者尽快将财物归还给被欺凌者,并可以提出一些惩罚措施(如欺凌者为班级义务劳动一段时间等);如果欺凌者把被欺凌者的物品弄坏或毁坏,欺凌者必须对被欺凌者的物品进行赔偿;如果欺凌者对被欺凌者造成身体伤害,欺凌者及其法定监护人必须依法依规承担被欺凌者的所有医疗和精神赔偿等。

对于行为情节严重且屡教不改的欺凌者,学校要将欺凌者转交专门学校进行教育或由公安机关责令其监护人行使应尽责任。

(三)用正确的方法应对欺凌

一是不要害怕。欺负你的同学比你力量大、人数多,你虽然不能反击,但也不要害怕。因为犯错误的是欺负你的同学而不是你。家长和教师是你最坚固的依靠

二是主动寻求帮助。如果你在学校被其他同学欺负了,你应第一时间告诉教师或者家长。你应清楚自己根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教师和家长才能处理一味地隐瞒只会让你受到更持续的严重伤害

三是切勿肢体回应。即使你很痛苦,也切不可尝试用肢体回击欺负你的同学。一方面,欺负你的同学往往擅长打架,你跟他们打架也很难赢,特别是当很多人一起欺负你一个人的时候;另一方面,即使你勉强赢了,欺负你的同学很可能会集结更多人来欺负甚至殴打你。肢体回应不但无法解决问题,还会招致更严重的伤害

  

 

文章录入:mredu    责任编辑:mredu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如何防止校园欺凌?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