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淘宝乐园 | 一饱眼福 | 新法速递 | 微信 | 年历 | 办公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丛林网 >> 先生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钻研教材如何“钻”?          【字体:
钻研教材如何“钻”?
作者:牛玉玺    文章来源:中国教师报    点击数:1913    更新时间:2009-02-18    


  文章在入选教材之前,作为阅读客体存在时都具有原生价值,也就是“信息传播价值”。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注重原生价值,语文课就会失去语文味。在实际教学中,有一部分语文老师往往只关注其原生价值,语文教学一般都是老三样:识字;了解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其实,当文章选入教材后便有了一种新的价值——教学价值。而教学价值较原生价值更具有隐蔽性,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读教材,去发现教材的语文价值,在此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以下是笔者钻研教材的具体策略。

  一、把握课文特点

  其实,编入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各不相同,可谓是异彩纷呈,各具特色。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在写法上具有怎样的特点,从而有效地制订教学目标。比如《生死攸关的烛光》这一课,经过我反复的研读教材,发现这篇课文具有以下的特点:

  1.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2.语言平实,却耐人寻味;

  3.故事短小,却给我们留下很大的思维空白;在此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

  1.在语境中深入体会“生死攸关”“绝密”“从容”等词语的内涵;2.结合故事情节,展开合理想象,揣摩人物心理,并续编故事;3.品读课文,体会人物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表现出来的勇气智慧和爱国情怀,并受到感染;4.结合教师板书,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情节曲线。

  二、琢磨语言文字的感悟点

  学习语文其实是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我们在研读教材时,一定要把那些含义丰富的词句找出来,引导学生反复品味,从而达到准确理解词句内涵、深刻理解文本的目的。《生死攸关的烛光》这一课,课题中“生死攸关”一词,显然是应重点引导学生感悟的。在思考教学设计时,我紧紧抓住这一重点词,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配乐朗读等方法,学生对“生死攸关”这一词语有了较为准确的理解。

  三、品析文本的言语表达特点

  每篇文章在言语表达上都各有特点,我们在教学时如果抓住这个特点,就等于找到了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突破口。比如在《草帽计》中有这样一段话:

  有的说,草帽是我们的随身宝,既能遮太阳,又能挡风雨,为什么要把他丢掉呢?有的说,这草帽是从根据地带出来的,怎么能随便丢掉呢?有的说,贺龙同志葫芦里又在卖什么药,实在叫人猜不透!有的说,贺龙同志让我们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这是一段普通的文字,如果不细细研读,我们不能发现这段话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找不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我们仔细读一读不难发现,这段文字有以下表达特点:用的都是间接引语;有反问句和感叹句两种句式。于是,我利用这段文字进行了下面的语文训练:

  1.把这段话加上提示语变成直接引语;

  2.把反问句变成陈述句;

  3.这段话可以用什么成语来表达;

  4.找四名同学分角色朗读。

  普普通通的一段文字,成了我们进行多种语文训练的例子,可谓一举数得。

  四、填补空白点

  许多文章在叙述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空白。在钻研教材时,我们要善于发现这些空白,并善于利用这些空白进行语文训练,一方面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生死攸关的烛光》一课中,三个人物的外在表现与内心活动并不统一,如果只停留在人物言行理解,那人物的形象就不够丰满,不够深刻。在教学中,我借助这一空白,通过把握人物身份、捕捉细节刻画、挖掘心理空白、情境朗读体验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复杂的心理,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达到感人至深的效果。

  例如:儿子雅克年仅12岁,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子汉,课文运用大量的篇幅对他进行了刻画,留出大片心理活动的空白。我利用这一空白设计了这样的训练:

  当被德国军官厉声喝住时会想:      ,当走出这个可怕的房间后会想:     ,又回到房间,默默坐待最后时刻时会想:        。在这个创设的情境中,锻炼了学生的推理能力,训练了表达能力,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就不难理解雅克在危急时刻表现出来的男子汉的勇敢从容,再来读读对雅克的描写,一定会入情入境。

  五、钻研文本与课后练习的联系点

  每篇课文后面都有一些思考题和练习题,北师大版教材有的课文后面还有金钥匙。我们在研读教材时,一定要想一想课后练习和文本的关系,只有分析清楚了,才能把课后练习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讲完课了再单拿出时间处理课后练习题,那样可谓是事倍功半。

  六、落实能力训练点

  研读教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能力训练点。根据课文的特点,在朗读、说话、写作等某一方面落实训练。

  以上,我从六个方面谈了如何钻研教材,其实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要率先垂范,入情入境地读书,在你反复动情的朗读中,上面我提到的六点都会一一浮出水面。(作者单位系北京育英学校)
 

文章录入:三道海子    责任编辑:三道海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关于中小学循环使用教材价格…
    创新是教材的灵魂
    “用教材教”需要深入理解教…
    开发校本课程不是编写校本教…
    新理念 新教材 新实验
    关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
    中小学家长学校教材《家长培…
    中小学家长学校教材《家长培…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