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考试分数是不是学生的隐私?
作者:李镇西  文章来源:校长派  点击数26080  更新时间:2017-10-19 18:27:20  文章录入:mredu  责任编辑:mredu

学生的考试分数当然是其隐私而且应该受到保护。我认为这本是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道理很简单:现在的分数同孩子的尊严紧密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对于一些所谓“差生”,其分数有时候甚至成了他们被羞辱的“痛点”——作为有起码人道主义情怀的教师,难道保护学生的“分数隐私”不就是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吗?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国人普遍缺乏“隐私意识”,现在公民的许多基本的隐私都难以得到保护,在这样“国情”背景下,如果独独对学校提出保护学生的“分数隐私”,实在是有些理想化。试问:学生的家庭情况是不是隐私?学生父母的经济状况是不是隐私?学生在原来学校犯过的错误是不是隐私?学生的社会结交是不是隐私?学生的书信往来是不是隐私?等等。细细想来,这些都应该算是公民(学生当然也是公民)的隐私。但是,因为“教育的需要”,这一切都不是隐私了——有的教师连学生的信件都要拆看,学生还有什么“隐私”可言?相比之下,公布学生的考试分数及其名次,在相当多的教育者眼中,实在算不上什么“侵犯隐私”。

“分数隐私”之所以得不到保护,还有目前教育体制的原因。“应试教育”需要分数和名次的“公开化”和“透明度” ——教师希望借助分数和名次来刺激学生的“上进心”,多数学生也希望(虽然是迫不得已的“希望”)通过分数与同学“拼搏”、“竞争”,家长们更希望从分数中看到子女的“差距”与“进步”……在如此浓浓的火药味中,谈何保护“分数隐私”?可以说,只要“应试教育”不亡,所谓“保护学生分数隐私”云云,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但是,现在人们“隐私意识”的觉醒毕竟是一个了不起的观念进步;教师开始认识到“分数与隐私”的问题,也不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尽管如前面所说,我们现在还难以做到将考试分数作为学生的隐私而保密,但意识到“分数应该是学生的隐私”则可以让教师的心中多一分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特别是对于“屡战缕败”的“差生”,我们会比过去多一些充满人情味的关爱。比如,当我们在评讲完试题后给学生发考卷时,如果能够看似不经意地把标有分数的一角卷起来再给学生,我们的教育在这个细节上便多了一丝温情。作为教师个人也许无法减少目前“应试教育”的对学生心灵的戕害,但我们起码可以做到决不变本加厉,更不助纣为虐。

当我们不把分数和名次作为对付学生的“杀手锏”的时候,我们教育就开始向着人性、人情和人道回归了。           

                                   1999年3月5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