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缺失的青少年人格教育怎么“找”回来?
作者:杨红星  文章来源:蒲公英评论网  点击数25249  更新时间:2016-03-10 10:49:40  文章录入:mredu  责任编辑:mredu


  近日,在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对校园暴力表示强烈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姜昆建议,把国学教育纳入课程中,用国学把道德、教育、优秀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校园暴力行为的背后,正像姜昆委员所强调的那样,折射的是人格教育的缺失。那么,如何加强人格教育,使教育切实回归“育人”本位?在笔者看来,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同时发力,才能解决青少年人格教育缺失问题。

  家庭教育是基础。有调查显示,施暴少年中不少曾是留守儿童,他们缺乏亲情抚慰,享受不到家庭温暖,在他们人生观最需要正确塑造的时候,却没有人及时扶一把,其核心问题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或错位。对此,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不能让留守儿童的心灵在失爱的环境下荒芜。

  学校教育是关键。无论是老师打学生,还是学生打老师,还是学生打学生,学校教育都难辞其咎。对于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源问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说:“现在的学校在德育工作、心理健康工作、美育工作及健全人格培养和价值观的培养方面还是做得不到位。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全人格和品格的人,通过学校教育使知识沉淀为人格,让智慧积淀为品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人,为学生的幸福人生负责。”要进一步改变片面重视智力教育的现状,把德育、美育更有机地融入到学校教育中。

  社会教育是保障。叶圣陶说“生活即教育”,要创造条件使孩子们更多地走出校园,广泛深入地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接触生产劳动,使其在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中涵养健康的身心。同时,还需要政府部门、新闻媒体、文艺团体等进一步发挥指导和引导作用。从现实来看,社会教育的大环境还有很大改善空间,无论是全民阅读氛围的营造,还是文艺创作、影视剧生产、舆论宣传等,都需要进一步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创设有利于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的社会环境。(作者杨红星,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文章第25次入选“锐评”栏目。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